無論你是否熱愛鐘錶,都一定會聽過「陀飛輪」這個詞 — — 因為它同時是歌手陳奕迅的名曲之一。陀飛輪在一般人眼中是有錢人的身份象徵,一隻陀飛輪手錶的價錢動輒過百萬,價錢幾乎等於一個單位的首期!正因為這個原因,令不少人對陀飛輪望之卻步,或覺得自己沒有負擔能力。這次會為大家介紹三個陀飛輪品牌:寶璣(Breguet)、卡地亞(Cartier)和萬希泉(Memorigin),價錢和特色均各有不同,或許會打破你心目中對陀飛輪的看法!
陀飛輪原理及由來
在談論以上三個陀飛輪品牌之前,首先當然要認識陀飛輪的發明原因、原理,以及背後複雜而精湛的機械工藝!
從前,懷錶是顯示時間的主要工具,由於懷錶的擺輪受到地心吸力的干擾,因此會影響走時的精準度。直至1795年,瑞士鐘錶大師路易‧寶璣先生發明了陀飛輪。陀飛輪原理是將游絲、叉式槓桿及擒縱系統設計在同一軸上運作,並在運行時以360度旋轉,藉以減少地心吸力對鐘錶機件造成的走時誤差,並保證鐘錶能保持最高可能的精準度。
陀飛輪為何身價如此高昂?
陀飛輪是世界三大頂尖、複雜製錶技術之一,全球不超過30間手錶廠擁有此技術。而製作陀飛輪的機芯平均需要 30 名鐘錶技師,4,500 項工序,精選18種不同金屬材質打造,由零開始直至完成的時間可長達6個月!每枚陀飛輪手錶都由過百件微細配件組成,裝配工藝要求非常高,因此全球能生產陀飛輪的錶廠寥寥可數,而具備組裝陀飛輪知識及技術的鐘錶大師亦越來越少,因此說陀飛輪是頂尖技術與藝術品的結合也不為過。
由於裝配陀飛輪的技術複雜性極高,所以生產量少而製作成本十分昂貴。亦因此被視為鐘錶界的藝術品,冠以「鐘錶之王」的美譽,代表着收藏價值及藝術品味的象徵,更是名貴腕錶的代名詞!
陀飛輪入門必識的三大牌子
雖然製作陀飛輪的技術極為複雜,而市面上大部分的陀飛輪價錢看起來亦遙不可及,但是否等於一般人就沒有機會配戴陀飛輪手錶呢?有見及此,以下為大家介紹的三個陀飛輪品牌:業界翹楚的寶璣(Breguet)、象徵尊貴身份的卡地亞(Cartier)和擁有極高性價比的萬希泉(Memorigin),三者各有優勢之處,相信看畢介紹後,陀飛輪入門新手亦能找到方向入手!
• 寶璣(Breguet):路易‧寶璣大師源遠流長的精心傑作
1775年由鐘錶大師路易•寶璣先生創立的同名品牌寶璣,無論在歷史地位和鐘錶技術上的實力均不容置疑。兩百多年以來,寶璣發明了萬年曆、矽製擒縱輪及矽槓桿、磁性打簧調節器等多項令人驚嘆的突破技術,是一眾鐘錶愛好者趨之若騖的品牌。
寶璣旗下的八大系列陀飛輪手錶均各具特色,而擁有悠久歷史的Grandes Complications系列,則因結合極致頂尖的製錶和機械科技,受到陀飛輪愛好者的追捧。系列裡經典陀飛輪款式之一:Classique Tourbillon Squelette 5395腕錶,配備了厚度僅具3毫米的超薄鏤空陀飛輪機芯,機芯、金質夾板、錶橋均採用鏤空處理,其製作工序的困難之處,在於要盡量鏤空材質的同時,確保每個零件的技術性能,讓配戴者在觀看時間時,能夠同時欣賞機械機芯優美的運行姿態。